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唐昭宗乾宁二年,一支由一百多人、三艘船组成的遣唐使队伍在难波登舟,通过濑户内海,从博多出发,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他们最终在辽东半岛登陆。 这是日本最后一批遣唐使。 此时的唐朝正是安史之乱之后,内有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之争,外有回纥、吐蕃等的入侵,国势江河日下,文风逐渐衰颓,而日本则是凡可汲取和借鉴的已大体输入完毕,贵族们也丧失了出没波涛追求唐文化的热情和锐气,而且遣唐使的派遣需要大批经费,日本政府也深感财政日益无力支付,因此此后停止了遣唐使。 最后一次遣唐使的大使叫石川道益,乃是日本的一位高僧,佛名圆仁,因其一生三次率团到访大唐,所以天皇将最后一次遣唐使团称为道益使团,圆仁带人先到达了东北的渤海古国,停留了两个月。 自大作荣建立渤海国以来,曾向后百余次派人到访日本,而日本的遣唐使团,几乎每一次入唐也必经渤海国,可见两家关系甚好。 道益使团于唐昭宗乾宁二年到达长安,受到了昭宗皇帝的热情招待。 道益使团在长安停留了三个月后动身返回,但是留下了二十人的留学生,而圆仁和尚也留了下来。 YY小说 这些日本留学生在长安呆了十年,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也就是渡边麻一的先祖,当时官至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 唐昭宗乾宁五年,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 天复元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 因当时渤海国太子大諲撰作为人质也在长安,官至右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加上渤海国和日本的亲密关系,阿倍仲麻吕和大諲撰关系很好,两人形影不离,研究诗歌、经书,两人又同在异乡,有共同的思乡之情。 长达十年的朝夕相处,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天佑元年,渤海国十四世王大玮瑎病危,太子大諲撰被急召回国,圆仁借机请求回国被恩准。 于是,道益遣唐使团的留学生和大諲撰一路同行回到渤海国。因渤海国王位争夺剧烈,圆仁及阿倍仲麻吕等留学生牵扯其中,最终大諲撰战胜,夺得王位,又将圆仁及阿倍仲麻吕等人留在了渤海国,并赐予阿倍仲麻吕丹书铁卷,在上京龙泉府建道益庙,供圆仁诵经念佛。 后唐同光四年,契丹大军突然兵临上京城下,渤海国国王临危将大女儿交给圆仁和阿倍仲麻吕,托其带到日本避难,以免杀身之祸,并特意派遣十三金甲军一路护送。 圆仁和阿倍仲麻吕等人带着渤海国长公主漂洋过海,回到日本,而渤海古国却遭到灭顶之灾,国灭城毁,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600多年后,建州女真崛起,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皇太极兄弟平定中原,满族统一中国。 渡边家族经过几辈人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的来到中国,而渤海国国王赐给的丹书铁卷,也算是满族先祖相赠之物,他带着铁卷而来一来表示向大清帝国示好,二来希望可以长期留在中国,像先祖遣唐使一样学习中国文化,同时渡边还提出了一个他们的家族使命: 阿倍仲麻吕回到日本后,日夜惦记渤海国王大諲撰,后来听说渤海国灭,连城池也被付之一炬非常痛心,于是发誓要重回中国寻找渤海国国王大諲撰的下落,即便是找到一具尸体也要将其安葬。 然而因为两国隔海相望,山高路远,海上波涛汹涌,而日本国内战火连年,再加上其已是人至暮年,心有余而力不足,阿倍仲麻吕带着遗憾离开人世,而他的心愿却成为了渡边家族的心愿,代代相传。 西太后对铁卷尤为感兴趣,特意下旨召见临海钱家进呈钱氏铁卷一同观赏。 东太后则比较关心渡边一行人的目的,远渡重洋,冒着生命危险,只为一千多年前的情谊,在白雪皑皑的东北,寻找末代渤海王的下落,听起来犹如天方夜谭。 渡边麻一提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线索,当年护送先祖的渤海国十三金甲军,六百多年后帮助太祖皇帝驰骋关外,统一女真部落。 他认为,十三金甲军是当时渤海国最勇猛,也是最忠诚的部队,他们一定会始终追随末代渤海王,而后来太祖皇帝能够的到十三金甲,一定会知道末代渤海王的下落,所以他想从这一线索下手。 两宫太后欣然允诺,大清国势衰败,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她们也想找到太祖皇帝的十三金甲军,重振大清国威。于是,渡边麻一带着圣旨踏入关外,寻找十三金甲和末代渤海王的下落。 同治八年,侵略者们的铁船火炮,在中华的大地上撕开了一道又一道伤口,然后拉走了整船的黄金白银,以及象征着财文明的历史文物,大清帝国内忧外患,疲于奔命。 西太后惆怅中想起渡边麻一,虽然十三金甲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对于慈禧太后来说,总还算是一个期盼,加之日本帝国也屡屡加入列强的行列,慈禧太后有意通过渡边麻一缓解清政府与日本帝国的矛盾,于是,一道圣旨发往了关外将渡边麻一召回京城。 那是一个春夏之交的下午,渡边麻一跟在大内总管安德海的身后,从午门走进紫禁城。 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雄伟壮观。 红色高大的宫墙向外散发着古代皇权的威严,形态各异的的走兽静静地站在宫殿的飞檐上,一切都是那么地肃穆。 城楼上雕刻着许多美妙的纹饰,一条巨龙雕刻得栩栩如生。只见它双眼如电目视前方,张牙舞爪翻腾着,身边被云雾所环绕,仿佛要腾空而起,为巍峨矗立的宫殿平添一分动感。 这精致的龙纹便是皇权的象征,也只有紫禁城,这诺大的皇宫才能用金灿灿的龙腾装饰。 点击下载最好用的追书app,好多读者用这个来朗读听书!
页面连接:http://www.menfighters.com/txt_0_jgsso/ttysgges.html

书本网 笔趣阁5200 棉花糖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书库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